第十单元 常见酸和碱专题复习PPT课件

出处:老师板报网 时间:2023-10-09

第十单元 常见酸和碱专题复习PPT课件1

第十单元 常见酸和碱专题复习PPT课件2

第十单元 常见酸和碱专题复习PPT课件3

第十单元 常见酸和碱专题复习PPT课件4

第十单元 常见酸和碱专题复习PPT课件5

第十单元 常见酸和碱专题复习PPT课件6

第十单元 常见酸和碱专题复习PPT课件7

第十单元 常见酸和碱专题复习PPT课件8

第十单元 常见酸和碱专题复习PPT课件9

第十单元 常见酸和碱专题复习PPT课件10

《第十单元 常见酸和碱专题复习PPT课件》是由用户上传到老师板报网,本为文库资料,大小为2.04 MB,总共有26页,格式为ppt。授权方式为VIP用户下载,成为老师板报网VIP用户马上下载此课件。文件完整,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 文库资料
  • 26页
  • 2.04 MB
  • VIP模板
  • ppt
  • 数字产品不支持退货
郯城县第五中学执教教师:秦文杰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的复习内容。本单元内容主要涉及到金属、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有关性质,是学生学习酸碱盐的“入门课”,为酸碱盐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和学法帮助。另外本课题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中考中也占据较大地位。真题分析年份题号考点题型分值2014年10中和反应的实质选择题2分11酸和碱的性质及贮存法选择题2分12溶液的PH选择题2分16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选择题2分31中和反应的计算及溶液的PH计算题8分2013年8溶液的PH选择题2分17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选择题2分24酸的通性填空与解答题4分28溶液酸碱性的探究实验探究题1分2012年8溶液的PH选择题2分18酸的化学性质及溶液的酸碱性实验探究题6分二、学情分析本单元教材涉及的物质较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许多知识学生虽然比较熟悉,但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化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再就是本单元出现的化学方程式较多,而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常出现各种错误。因此,我在复习时创设具体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对酸、碱性质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相关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化学课程标准及2015年中考考试说明,本节课主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中学习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懂得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紧密,体会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2、通过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掌握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2、能利用溶液的酸碱性和pH等方法区分酸和碱溶液。3、通过对常见酸和碱的复习,掌握它们的化学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利用溶液的酸碱性和pH等方法区分酸和碱溶液。难点:通过对常见酸和碱的复习,掌握它们的化学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五、教法与学法为达到目的本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有:讨论归纳法、讲练结合法、多媒体辅助法、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程序分五个活动版块进行:活动一:听歌曲导入新课以学生熟悉的《青花瓷》为切入点,引入酸和碱。目的是通过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学生发表观看后的见解。活动二:创设问题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活动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本活动又分四个小版块进行:(1)情境问题(2)合作探究(3)成果展示(4)师生点评实验室有几瓶标签损坏的液体药品,可能是稀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硫酸亚铁、氯化铁中的一种。请你帮助老师将其鉴别出来。情境问题浅绿色的是硫酸亚铁溶液浅绿色的是硫酸亚铁溶液蓝色的是硫酸铜溶液蓝色的是硫酸铜溶液黄色的是氯化铁溶液黄色的是氯化铁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可以利用1、酸的化学性质2、碱的化学性质小组内共同完成学案上《合作探究》部分的表格要求:1、时间:6分钟2、人人参与,合作交流,积极讨论,共同完成。合作探究要求:1、组内交流后确定方案,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2、组间进行修改补充,并写出自己的不同方案。利用溶液的酸碱性进行鉴别:方法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方法一分别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为氢氧化钙溶液。方法二加入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的为,变为蓝色的为。方法三使用PH试纸为稀盐酸;为氢氧化钙红色紫色石蕊稀盐酸氢氧化钙PH7PH7方法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在2个试管分别放入适量铁粉,并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待测样品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的是稀盐酸;Fe+2HCl=FeCl2+H2在2个试管分别放入一支生锈的铁钉,并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待测样品铁锈消失、溶液变为黄色的是稀盐酸;Fe2O3+6HCl=2FeCl3+3H2O在2个试管分别放入一粒石灰石,并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待测样品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在2个试管分别放入适量氢氧化铜,并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待测样品氢氧化铜消失、溶液变蓝色的是稀盐酸Cu(OH)2+2HCl=CuCl2+2H2O利用酸的相关性质进行鉴别:方法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方法一方法二分别取适量待测样品于试管中,并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变浑浊的是氢氧化钙溶液;Ca(OH)2+CO2=CaCO3+H2O利用碱的相关性质进行鉴别:分别取适量待测样品于试管中,并分别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钙溶液;Na2CO3+Ca(OH)2=CaCO3+2NaOH1、组内对方案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2、组间可提出不同的鉴别方案;3、教师对每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和打分,确定最优方案。师生点评活动三: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能够将酸、碱、盐之间的知识联系起来,在大脑里形成一个网络图,对于以后的化学学习更加清晰明了。酸碱要求:在方框内填入适当的物质类别,使短线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构建知识网络金属氧化物金属指示剂盐酸碱非金属氧化物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先建立知识的“主干”,后“添枝加叶”,逐步细化、完善。(2013年临沂中考第24题)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请分析以下知识网络图,回答有关问题.(1)①中填写,②中填写。(2)上图中“金属氧化物”若为氧化铁,请你写出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碱指示剂盐酸金属氧化物①②中考链接活泼金属碱活泼金属碱Fe2O3+6HCl=2FeCl3+3H2O活动四:2012年临沂市化学中考试题:1、下列物质不属于碱的是()A、消石灰B、纯碱C、火碱D、氢氧化钾2、在柠檬汁中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滴入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由此推断柠檬汁()A、显酸性B、显碱性C、显中性D、酸碱性不确定。3、能把稀硫酸、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一种试剂是()A、Na2CO3溶液B、NaCl溶液C、盐酸D、BaCl2溶液4、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1)为了验证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小红将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_______色。(2)利用氢氧化钙与盐反应的性质,可以制取氢氧化钠,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AA红Ca(OH)2+Na2CO3=CaCO3+2NaOH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你有哪些收获?活动五:酸H+OH-碱指示剂pH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盐氢气盐水盐水盐水盐水盐酸盐酸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pH<7紫色石蕊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pH>7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2、有效地转换教和学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足之处是本节课由于探究、讨论的环节偏多,所以课堂节奏的调控不是很好,需要在课堂上灵活地处理和把握,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返回首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