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烧结》化学PPT课件下载

出处:老师板报网 时间:2023-10-22

《第六章烧结》化学PPT课件下载1

《第六章烧结》化学PPT课件下载2

《第六章烧结》化学PPT课件下载3

《第六章烧结》化学PPT课件下载4

《第六章烧结》化学PPT课件下载5

《第六章烧结》化学PPT课件下载6

《第六章烧结》化学PPT课件下载7

《第六章烧结》化学PPT课件下载8

《第六章烧结》化学PPT课件下载9

《第六章烧结》化学PPT课件下载10

《《第六章烧结》化学PPT课件下载》是由用户上传到老师板报网,本为文库资料,大小为7.38 MB,总共有121页,格式为ppt。授权方式为VIP用户下载,成为老师板报网VIP用户马上下载此课件。文件完整,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 文库资料
  • 121页
  • 7.38 MB
  • VIP模板
  • ppt
  • 数字产品不支持退货
第六章 烧结(Sintering)(一)刘杏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11年5月§6.1烧结现象烧结定义 把成形体放在融点温度以下加热,使粉体粒子之间发生物质迁移,粒子接触面积增大,配位数增加,互相连接,气孔减小,体积收缩,致密度增加,逐渐成为有一定强度的烧结体的过程(现象)烧结程度可用坯体收缩率、气孔率、或烧结体密度与理论密度之比的相对密度等指标来衡量烧结过程要有: a)物质迁移 b)能源和动力,以产生和维持物质迁移所以,烧结过程中需要加热,以达到或提供物质迁移所需能量。 不同物质,不同结构,不同组成,传质机理不同,使物质迁移所需能量不同,烧结温度也不同二、几个概念1、烧结与熔融:都是原子热振动引起的,       泰曼发现,烧结温度TS和熔        点TM有一定的关系泰曼温度(烧结发生的最低温度)金属粉: TS≈(0.3-0.4)TM盐类:TS≈0.57TM硅酸盐:TS≈(0.8-0.9)TM烧结至少有一相为固相,而熔融则全为液相。2、烧结与固相反应相同点:都是在低于TM下进行的,且至少有    一相为固相;不同点:★ 固相反应:A+B→AB,AB结构与性能不同于A或B,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相,至少有2相参与,而烧结一般可以为一相,也可为两相或多相,一般是物理变化,不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烧结除外)★从结晶学观点看,烧结体除可见收缩外,微观晶相组成并未变化,仅仅是晶相显微组织上排列致密和结晶程度更完善。3、烧结与烧成 烧成:发生了化学变化,如脱水,分解,多相反应等§6.2烧结机理(一)烧结驱动力1.烧结总是发生使表面积或界面减小,从而使体系能量状态降低的变化--这就是从宏观上看烧结的驱动力。∆GT=∆Gv(体积)+∆Gb(粒界)+∆GT(γs∆A)近代烧结理论研究认r粉状物料的表面能大于多晶烧结体晶界能(γSV>γSS),这就是烧结驱动力。γSV与γSS相差越大,烧结驱动力越大,实际上表面能变成晶界能,这个能量降低很少。例:Cu粉,r=10-4cm,表面张力γ=1.5×103dyn/cm∆P=2γ/r=3×107dyn/cm2当烧结,即粉体变成烧结体时,所引起的体系摩尔自由能变化为∆G=V×∆P=4/3πr3×3×107dyn/cm2=2.1×108erg/mol=5cal/mol非常小。而化学变化引起的自由能变化一般为千cal/mol所以必须加热提供能量才能使烧结发生。2.表面、界面有曲率,曲率半径为r1,r2,凹面时r为负,凸面时为正。化学位当r>0时,∆μ高;当r<0时,∆μ低。r∆越小,μ越大。所以尖角处的小粒子都有大的化学位。所以,凸面上的物质化学位总是大于凹面上的物质的化学位。1211rr(+)∝由于表面或界面的曲率差而产生的化学位梯变,使物质发生移动,从而烧结,这就是从微观角度看烧结驱动力。当然,加压、固溶、反应都增加了驱动力。二、烧结过程中物质和空孔的相对移动(1)物质移动: 界面、表面为曲面时,曲率半径为r1,r2,凹面为负,凸面为正假定r1>0(凸),r2<0(凹)则∆μ1∆>μ2即物质从凸面流向凹面(同一表面时)1211rr(+)r2r1空孔移动物质移动∝(2)气孔移动 假定(a)曲面上有体积为Ω的n个气孔,气孔具有∆能量P·Ω,∆P=2γ/r,(b)平面上有体积为Ω的n0个气孔,则有凹面上,r<0,即n凹>n0凸面上,r>0,即n凸<n0002exp(/)exp()nnpkTnrkT2exp()1rkT2exp()1rkT即n凹>n凸凹面上的气孔数>凸面上的气孔数由于空孔的浓度梯度,“空孔由凹面”流向凸面也可以说,空孔的浓度梯度为烧结驱动力,即空孔从凹面流向凸面三、烧结过程中物质传输机质扩散(表面扩散、粒界扩散、体扩散)蒸发-凝聚流动(粘性流动,塑性流动)溶解-析出1、蒸发-凝聚(产生原因:蒸气压力差)只有高蒸气压的物质烧结时才有此机理,如NaCl,氧化铁,氧化铍,氧化铅,达到10-4-10-5bar才行。Al2O3:1200oC,蒸气压为10-46bar,所以不行。Kilven方程式,本来适用于液体:其中p0为平面时的蒸气压,p为曲面时的蒸气压,d为液体密度,M为液体分子量,γ为表面张力01211ln()()MppRTdrr即p为粒界凹处蒸气压,p0为粒界表面蒸气压,ρ、x为粒子接触处曲率半径,由于r>>x>>ρ且固体本身蒸气压就很低所以p0-p很小,即011ln()()MppdRTx0000lnppppppp但Kilven方程式也可以用于蒸气压较高的固体物质上(补图)代入后则有所以,r越小,ρ∆就越小,p才明显。一般粒径r小于几个μm为好。001ln()()pMpppdRT烧结速率一般用收缩(∆l/l)或脖颈生长速度(x/r)来表示,烧结时,如果是蒸气-凝聚机理起作用,由于粒∆子中心距离不变,所以l/l=0,也就是说,此机理对收缩、致密化贡献不大,仅仅是使脖颈长大。现在看脖颈生长速率表达式(x/r)(补图)先求脖颈的:曲率半径ρ=x2/2r面积A=π2x3/r体积V=πx4/2r证明:(a).  (r+ρ)2=(ρ+x)2+r2展开 r2+2rρ+ρ2=ρ2+2xρ+x2+r2即  x2≈2rρ所以ρ=x2/2r(b)面积 ∵ρ<|r2|,r1=-3,r2=-2A处,∆μ1∝1/r1,r1<0B处,∆μ2∝1/r2,r2<0∴有:1/r1>1/r2(-1/3>-1/2)∴∆μ1>∆μ2即物质从A处流入B处,或者说比起A处来,其它地方的物质更易向B点扩散,迁移。慢慢的B处气孔被填满,形成闭气孔此阶段,收缩的90%是在此阶段发生,相对密度可达约90%甚至95%Stagesinthevitrificationanddensificationofaceramicbodyduringsintering;(a)loosepowder(“green”compact),(b)initialbondingstage,(c)intermediatestage-grainboundariesform,(d)finalstage--densificationandeliminationofporesalonggrainboundaries.(三)、烧结后期闭气孔收缩,粒子长大,致密化1、闭气孔收缩(1)闭气孔大小,位置,形状与收缩的关系a:大小:大气孔曲率半径大,曲率小,能量高,所以物质向大气孔移动比向小气孔移动难,慢,不利于收缩,对致密化不利,收缩慢。另一方面,四个粒子围住的三个气孔,气孔收缩,同时,粒子也在减小。如果 气孔大,收缩慢,气孔还没收缩完,粒子消失,使气孔合一,反而气孔增大。b.位置:气孔在粒界上易消失,粒界扩散快,扩散程短。气孔在粒内时,一般靠体积扩散,特别是当气孔内的气体不易在固体内扩散时,将会形成永久气孔,留存在粒内,成为粒内气孔。例,Al2O3烧成时,可以O2中烧,因为O2等易在Al2O3中扩散c.气孔形状影响气孔边界总是向曲率中心移动()ⅰ气孔缩小()ⅱ气孔缩小()ⅲ气孔不变()ⅳ气孔有长大趋势()ⅰ()ⅱ()ⅲ()ⅳAB(2)粒子长大∵∆μγ∝/r在粒界两侧,A、B点的物质在凸面上,能量高,相对来说,C、D点在凹面上,能量低,物质从高化学位向低化学位迁移所以发生从A点到C,从B到D点的物质迁移,相当于粒界向曲率中心移动DC(a)粒子形状和粒子成长(b)无气孔,无杂质时粒子成长速度:可用粒界移动速率表示。假定粒界移动力为FbΩ:分子体积,ω:粒界厚?度,γSS粒界能,ρ1,ρ2曲率半径ss1211()bdFdt假定粒子保持原形状长大,则有:为平均粒径,k为常数12111KGSSbFkGG∴(1)假定横跨粒界的物质迁移率为Mb,物质扩散系数为Da,则Mb=Da/kT设粒界的平均移动速率为则bVbVaSSbbDMFkTkG⑵⑶而粒径的增长速率与成正比,假定t=0时,那么,粒径和时间关系可用下式表示且假定bdGVdt0GG220GGkt0GGbV>1/2logGlogt如果对上式求导,即以为纵轴,logt为横轴做图,则其斜率应为1/2,但大量实验表明,斜率小于1/2,说明粒界移动速率 慢,有阻碍粒子成长的因素存在,即气孔,第二相等。logGbVc)有气孔,杂质时,粒子的成长速度i)粒界和气孔的相互作用(补图)所以整个粒界给气孔的拉力=气孔对粒界向后的拉力(阻力)即:当θ=45o时,2cossinsin2pSSSSFrrmaxpSSFrii) 气孔随粒界移动情况(补图)A点物质,或者靠近A表面的物质就会通过扩散(表面)向气孔后部移动,即物质从气孔的前进面向后边的面移动,相当于气孔随粒界移动。当粒界移动速率>气孔移动速率时,气孔成为粒内气孔,不易消失。当粒界移动速率≤气孔移动速率,则气孔随粒界移动,烧结中,有可能消失。iii)有气孔时粒界移动速度设气孔移动速率为Vp,粒界移动速率为Vb,有气孔影响时,粒界移动力为Fb’,那么Vp=MpFpVb=MbFb’其中Mp为横垮气孔界的物质迁移率(可能有表面扩散,蒸发-凝聚,体及粒界扩散等)4spDMkTrDs为表面扩散系数,ξ为表面层厚度,r为气孔半径,Ω为分子体积。Fb’=Fb-NFdag(Fdag为气孔抑制力,粒界上有N个气孔)且有:Fdag=Fp因为θ无法知道,所以把Fp用已知量表示用Vb=Mb(Fb-NFp),即可求出Fp假定气孔随粒界一起移动,Vb=Vp,即Vb=MpFp即Mb(Fb-NFp)=MpFp可推出MbFb-MbNFp=MpFpbbpbMFFpMNMpbbbpbMMVFMNM即MbFb=Fp(Mp+NMb)代入Vb=MpFp这就是有气孔时粒界移动速度物质通过3条途径(或更多),从气孔前进面向后边面迁移(补图),此时Ds为表面扩散系数,ξ为表面层厚度,r为气孔半径,Ω为分子体积。还有一难于知道的量w,即粒界厚度未知。4spDMkTr假定:一个粒界上存在一气孔,且粒界厚度和分子之间距离相等(或者说粒界厚度w相当分子线度),即w≈(Ω)1/3,则把Fp、Mp、Fb、Mb代入即可得出有气孔存在时,粒界移动速率2/3SSbFkGpbbbpbMMVFMNM当气孔脱离粒界时,一定有Vb>Vpmax即分别代入Fp、Mp、Fb、Mb后,解不等式,则有maxpbbpppbMMFMFMNM21/3231saGrDDrG进一步可推出这就是气孔脱离粒界条件。31/3asDrGDGr31/3asDrGDGrG气孔随粒界移动气孔随粒界移动气孔脱离区Vb=Vp2r(μm)(μm)以为纵坐标,气孔径2r为横坐标做图GGG此图前题是假定气孔为圆形,实际气孔形状也有影响。(3)粒成长与致密化粒成长与气孔收缩粒成长与气孔率过大粒子与致密化♣粒成长与气孔收缩(补图)θ被称为平衡二面角,烧结驱动力γSV>γSS平衡时有cos22SSSV不难看出,气孔周围粒子少的时候,气孔表面成凹面,当围气孔的粒子增加时,气孔表面成平面,当围气孔的粒子再增加时,气孔表面成凸面。气孔的形状(周围的粒子数),二面角,气孔半径,粒子半径之间有关吗?0.51.01.54080120160气孔表面为凹状气孔收缩,减小气孔表面为平面气孔长大区域,即气孔表面为凸状r气孔/r粒径θ大量实验数据和统计发现,二面角、气孔形状和r气孔/r粒径有如下图关系:θ=151o1.42以氧化物为例,一般有γSS=1/2γSV代入则有θ=151o查图,看出当θ=151o时,r气孔/r粒子=1.42如果想让气孔收缩,必须进入曲线上方的区域。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即让粒子长大r粒子↑r气孔/r粒子↓即要想气孔收缩,必须使粒子长大。1cos224SSSV♣粒成长与气孔率P粒子成长时,即粒界移动,气孔对粒界抑制的最大作用力为πrγSS假定单位面积粒界上有nS个气孔,抑制力为nsπrγSS已知有保持粒子形状成长则有1211()SSbFwSSbFwkG当平衡时,有Fb=Fpmax,即∴另:假定单位体积内气孔数为nV,那么一定有nsrn∝v=Anvr(2)又因为SSsSSnrwkG11sknwrkGrG(1)343vpnr代入(2)把(1)代入(3)式后,则有即343kpArrGr343vpnr则有ns=Anvr=Ar•(3)则可推出则有(Zener关系式)即要想气孔率降低,必须使粒子长大,适用于烧结后期Kuczynski考虑了各种气孔形状,得出34kAprG4\'3rkkrpAGG(N与烧结过程或粒径分布有关)nGpk••3、过大粒子会使致密度下降,显微结构不均一。产生原因:a)Vb,Vpmax变化或有大气孔存在。maxmax3sSSpppDMFVkTr2/3()aSSbSSDVNrkT当有气孔合一时,r↑,max311pbVrVrb)化学组成不均一c)部分液相生成,不均一d)粒径分布太宽:有比平均粒径大2位的粒子存在时,易产生过大粒子e)有大气孔存在时Vb=Mb(Fb-NFp),Fp=πrγSS当r大时,Fp↑,有气孔和无气孔时,Vb相差大有些地方烧结快,粒子成长快∴Vpmax
返回首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