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绪论·周公度PPT课件下载

出处:老师板报网 时间:2023-09-15

结构化学绪论·周公度PPT课件下载1

结构化学绪论·周公度PPT课件下载2

结构化学绪论·周公度PPT课件下载3

结构化学绪论·周公度PPT课件下载4

结构化学绪论·周公度PPT课件下载5

结构化学绪论·周公度PPT课件下载6

结构化学绪论·周公度PPT课件下载7

结构化学绪论·周公度PPT课件下载8

结构化学绪论·周公度PPT课件下载9

结构化学绪论·周公度PPT课件下载10

《结构化学绪论·周公度PPT课件下载》是由用户上传到老师板报网,本为文库资料,大小为1.85 MB,总共有78页,格式为ppt。授权方式为VIP用户下载,成为老师板报网VIP用户马上下载此课件。文件完整,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 文库资料
  • 78页
  • 1.85 MB
  • VIP模板
  • ppt
  • 数字产品不支持退货
绪言结构化学的研究范围结构化学的主要内容结构化学的发展历程结构化学的学习方法结构和物性李国政办公室:明理楼C116结构化学的研究范围♥原子、分子和晶体的微观结构♥原子和分子的运动规律♥物质的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结构化学的主要内容决定反映·原子结构(原子中电子的分布和能级)·分子结构(化学键的性质和分子的能量状态)·晶体结构(晶胞中分子的堆垛)·实验方法(IR、NMR、UPS、XPS、XRD)·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构性能)•微观粒子运动所遵循的量子力学规律结构化学的发展历程▲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武装自己采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单晶衍射、多晶衍射、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手段,积累了大量结构数据,为归纳总结结构化学的规律和原理作基础;▲运用规律和理论指导化学实践将结构和性能联系起来,用以设计合成路线、改进产品质量、开拓产品用途。结构化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目标用微观结构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化学问题★学习方法♥把握重点(原理、概念、方法)♥重视实验方法(衍射法、光谱法、磁共振法)♥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主要章节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知识第二章.原子的结构与性质第三章.共价键和双原子分子的结构化学第四章.分子的对称性第五章.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第六章.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第七章.晶体的点阵结构和晶体的性质第八章.金属的结构和性质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知识1.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2.量子力学基本假设3.势箱中自由粒子的薛定谔方程及其解十九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经形成一个相当完善的体系,机械力学方面建立了牛顿三大定律,热力学方面有吉布斯理论,电磁学方面用麦克斯韦方程统一解释电、磁、光等现象,而统计方面有玻耳兹曼的统计力学。当时物理学家很自豪地说,物理学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一般的物理现象都可以从以上某一学说获得解释。唯独有几个物理实验还没找到解释的途径,而恰恰是这几个实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微观世界的大门。十九世纪末的物理学电子、原子、分子和光子等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运动特征。这一特征体现在以下的现象中,而这些现象均不能用经典物理理论来解释,由此人们提出了量子力学理论,这一理论就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1.1.1黑体是一种能全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波长辐射的物体。带有一微孔的空心金属球,非常接近于黑体,进入金属球小孔的辐射,经过多次吸收、反射、使射入的辐射实际上全部被吸收。当空腔受热时,空腔壁会发出辐射,极小部分通过小孔逸出。黑体是理想的吸收体,也是理想的发射体。第一节.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一个吸收全部入射线的表面称为黑体表面。一个带小孔的空腔可视为黑体表面。它几乎完全吸收入射幅射。通过小孔进去的光线碰到内表面时部分吸收,部分漫反射,反射光线再次被部分吸收和部分漫反射……,只有很小部分入射光有机会再从小孔中出来。如图1-1所示  图1-2表示在四种不同的温度下,黑体单位面积单位波长间隔上发射的功率曲线。十九世纪末,科学家们对黑体辐射实验进行了仔细测量,发现辐射强度对腔壁温度T的依赖关系。★经典理论与实验事实间的矛盾:经典电磁理论假定,黑体辐射是由黑体中带电粒子的振动发出的,按经典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理论,计算所得的黑体辐射能量随波长变化的分布曲线,与实验所得曲线明显不符。Rayleigh-Jeans把分子物理学中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则用到电磁辐射上,按其公式计算所得结果在长波处比较接近实验曲线。Wien假定辐射波长的分布与Maxwell分子速度分布类似,计算结果在短波处与实验较接近。经典理论无论如何也得不出这种有极大值的曲线。Planck能量量子化假设1900年,Planck(普朗克)假定,黑体中原子或分子辐射能量时作简谐振动,只能发射或吸收频率为、能量为h的整数倍的电磁能,即振动频率为的振子,发射的能量只能是0h,1h,2h,……,nh(n为整数)。h称为Planck常数,h=6.626×10-34J•S按Planck假定,算出的辐射能E与实验观测到的黑体辐射能非常吻合:1/8133kthcheE●能量量子化:黑体只能辐射频率为,数值为h的整数倍的不连续的能量。TheNobelPrizeinPhysics1918MaxKarlErnstLudwigPlanckGermanyBerlinUniversityBerlin,Germany1858-1947普朗克这一创造性的工作使他成为量子理论的奠基者,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第一次提出辐射能量的不连续性,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接受并补充了这一理论,以此发展自己的相对论,波尔也曾用这一理论解释原子结构。量子假说使普朗克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奖。光电效应是光照在金属表面上,金属发射出电子的现象。1.只有当照射光的频率超过某个最小频率(即临阈频率)时,金属才能发射光电子,不同金属的临阈频率不同。2.随着光强的增加,发射的电子数也增加,但不影响光电子的动能。3.增加光的频率,光电子的动能也随之增加。1.1.2图1-3光电效应示意图(光源打开后,电流表指针偏转)根据光波的经典图像,波的能量与它的强度成正比,而与频率无关,因此只要有足够的强度,任何频率的光都能产生光电效应,而电子的动能将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与光的频率无关,这些经典物理学的推测与实验事实不符。★经典理论与实验事实间的矛盾:(2).光子不但有能量,还有质量(m),但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按相对论的质能联系定律,ε=mc2,光子的质量为m=h/c2所以不同频率的光子有不同的质量。h1905年,Einstein提出光子学说,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光子学说的内容如下:(1).光是一束光子流,每一种频率的光的能量都有一个最小单位,称为光子,光子的能量与光子的频率成正比,即式中h为Planck常数,ν为光子的频率。将频率为的光照射到金属上,当金属中的一个电子受到一个光子撞击时,产生光电效应,光子消失,并把它的能量h转移给电子。电子吸收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克服金属对它的束缚力,其余部分则表现为光电子的动能。(3).光子具有一定的动量(p)P=mc=h/c=h/λ光子有动量在光压实验中得到了证实。(4).光的强度取决于单位体积内光子的数目,即光子密度。Ek=h-W当h>W时,从金属中发射的电子具有一定的动能,它随的增加而增加,与光强无关。式中W是电子逸出金属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称为逸出功,它等于h0;Ek是光电子的动能,它等于mv2/2,上式能解释全部实验观测结果:当hn1,n1、n2为正整数hEEE21(3)各态能量一定,角动量也一定(M=nh/2π)并且是量子化的,大小为h/2π的整数倍。(1)原子中有一些确定能量的稳定态,原子处于定态不辐射能量。(2)原子从一定态过渡到另一定态,才发射或吸收能量。为了解释以上结果,玻尔综合了普朗克的量子论,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以及卢瑟福的原子有核模型,提出著名的玻尔理论:+e-errmvre22024库仑引力离心力角动量mvrnhM23,2,1)(9.5222220npmnnmehrRnnhmeremvE222204022118)4(21总能量动能势能)11(222112nnREEhnn)11(~2221nnhcRcBohr玻尔他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Bohr模型对于单电子原子在多方面应用得很有成效,对碱金属原子也近似适用.但它竟不能解释He原子的光谱,更不必说较复杂的原子;也不能计算谱线强度。后来,Bohr模型又被Sommerfeld等人进一步改进,增加了椭圆轨道和轨道平面取向量子化(即空间量子化).这些改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促使更多物理学家认识到,必须对物理学进行一场深刻变革.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L.V.deBroglie)勇敢地迈出一大步.1924年,他提出了物质波可能存在的主要论点.Einstein为了解释光电效应提出了光子说,即光子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粒,这一观点在科学界引起很大震动。1924年,年轻的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deBroglie)从这种思想出发,提出了实物微粒也有波性,他认为:“在光学上,比起波动的研究方法,是过于忽略了粒子的研究方法;在实物微粒上,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是不是把粒子的图像想得太多,而过于忽略了波的图像?”---德布罗意物质波1.1.3他提出实物微粒也有波性,即德布罗意波。E=hv,p=h/λ1927年,戴维逊(Davisson)与革末(Germer)利用单晶体电子衍射实验,汤姆逊(Thomson)利用多晶体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德布罗意的假设。光(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和微观实物粒子(静止质量不为0的电子、原子和分子等)都有波动性(波性)和微粒性(粒性)的两重性质,称为波粒二象性。戴维逊(Davisson)等估算了电子的运动速度,若将电子加压到1000V,电子波长应为几十个pm,这样波长一般光栅无法检验出它的波动性。他们联想到这一尺寸恰是晶体中原子间距,所以选择了金属的单晶为衍射光栅。将电子束加速到一定速度去撞击金属Ni的单晶,观察到完全类似X射线的衍射图象,证实了电子确实具有波动性。图1-5为电子射线通过CsI薄膜时的衍射图象,一系列的同心圆称为衍射环纹。该实验首次证实了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存在。后来采用中子、质子、氢原子等各种粒子流,都观察到了衍射现象。证明了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微观世界里的所有微粒都有具有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一种基本属性。微观粒子因为没有明确的外形和确定的轨道,我们得不到一个粒子一个粒子的衍射图象,我们只能用大量的微粒流做衍射实验。实验开始时,只能观察到照象底片上一个个点,未形成衍射图象,待到足够长时间,通过粒子数目足够多时,照片才能显出衍射图象,显示出波动性来。可见微观粒子的波动性是一种统计行为。微粒的物质波与宏观的机械波(水波,声波)不同,机械波是介质质点的振动产生的;与电磁波也不同,电磁波是电场与磁场的振动在空间的传播。微粒物质波,能反映微粒出现几率,故也称为几率波。空间任意一点处微粒物质波的强度与粒子空间任意一点处微粒物质波的强度与粒子出现在此处的出现在此处的几率几率成正比成正比,,此即物质波的此即物质波的统计解统计解释释..德布罗意(LouisVictordeBrogli,1892-1987)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的物质波假设。为人类研究微观领域内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指明了方向。为了表彰德布罗意,他被授予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具有波动性的粒子不能同时有具有波动性的粒子不能同时有精确坐标和动精确坐标和动量量..当粒子的某个坐标被确定得愈精确当粒子的某个坐标被确定得愈精确,,则其相应则其相应的动量则愈不精确的动量则愈不精确;;反之亦然反之亦然..但是,其位置但是,其位置偏差偏差(△x)(△x)和动量偏差和动量偏差(△p)(△p)的积恒定的积恒定..即即有以下关系有以下关系::hpx通过电子的单缝衍射可以说明这种通过电子的单缝衍射可以说明这种““不确定不确定””的确存的确存在。在。1.1.4不确定度关系---测不准原理△△x=bx=b在同一瞬时,由于衍射的缘故,电子动量的大小虽未变化,但动量的方向有了改变。由图可以看到,如果只考虑一级(即)衍射图样,则电子绝大多数落在一级衍射角范围内,电子动量沿轴方向分量的不确定范围为1kOxsinppx由德布罗意公式和单缝衍射公式ph 和 bsin上式可写为bhpx又因为△△x=bx=b,因此,因此hpx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力学量之间有很大区别,前者在取值上没有限制,变化是连续的,而微观世界的力学量变化是量子化的,变化是不连续的,在不同状态去测定微观粒子,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对于能得到确定值的状态称为“本征态”,而有些状态只能测到一些不同的值(称为平均值),称为“非本征态”。例如,当电子处在坐标的本征态时,测定坐标有确定值,而测定其它一些物理量如动量,就得不到确定值,相反若电子处在动量的本征态时,动量可以测到准确值,坐标就测不到确定值,而是平均值。海森伯(Heisenberg)称两个物理量的这种关系为“测不准”关系。海森伯(W.K.Heisenberg,1901-1976)德国理论物理学家,他于1925年为量子力学的创立作出了最早的贡献,而于26岁时提出的不确定关系则与物质波的概率解释一起,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为此,他于193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海森伯所以,子弹位置的不确定范围是微不足道的。可见子弹的动量和位置都能精确地确定,不确定关系对宏观物体来说没有实际意义。11smkg0.2smkg20001.0mvp1414smkg100.2smkg2100.1%01.0ppm103.3m1021063.630434phx例1.一颗质量为10g的子弹,具有200m·s-1的速率,若其动量的不确定范围为动量的0.01%(这在宏观范围已十分精确),则该子弹位置的不确定量范围为多大?解: 子弹的动量动量的不确定范围由不确定关系式,得子弹位置的不确定范围 我们知道原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m,电子则更小。在这种情况下,电子位置的不确定范围比原子的大小还要大几亿倍,可见企图精确地确定电子的位置和动量已没有实际意义。1sm128131smkg108.1smkg200101.9mvp1321284smkg0.18.1smkg0.18.1100.1%01.0ppm107.3m108.11063.623234phx例2 .一电子具有200的速率,动量的不确定范围为动量的0.01%(这已经足够精确了),则该电子的位置不确定范围有多大?解 :电子的动量为动量的不确定范围由不确定关系式,得电子位置的不确定范围宏观物体微观粒子具有确定的坐标和动量没有确定的坐标和动量可用牛顿力学描述。需用量子力学描述。有连续可测的运动轨道,可有概率分布特性,不可能分辨追踪各个物体的运动轨迹。出各个粒子的轨迹。体系能量可以为任意的、连能量量子化。续变化的数值。不确定度关系无实际意义遵循不确定度关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的特性对比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象几何学中的公理一样,是不能被证明的。公元前三百年欧几里德按照公理方法写出《几何原本》一书,奠定了几何学的基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狄拉克,海森伯,薛定锷等在量子力学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这个量子力学大厦。假设虽然不能直接证明,但也不是凭科学家主观想象出来的,它来源于实验,并不断被实验所证实。主要特点是能量量子化和运动的波性。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主要贡献者有:Schrödinger,Heisenberg,Born&Dirac量子力学由以下5个假设组成,据此可推导出一些重要结论,用以解释和预测许多实验事实。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这些基本假设是正确的。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体系运动规律的科学.假设I:对于一个微观体系,它的状态和有关情况可以用波函数ψ(x,y,z,t)来表示。ψ是体系的状态函数,是体系中所有粒子的坐标函数,也是时间函数。例如:对一个两粒子体系,Ψ=Ψ(x1,y1,z1,x2,y2,z2,t),其中x1,y1,z1为粒子1的坐标;x2,y2,z2为粒子2的坐标;t是时间。1.2.1波函数ψ和微观粒子的状态在经典物理学中,常用一个函数形式来描述波的运动状态,而实物微粒的波虽然和经典的波不同,但凭其相干性可以产生衍射现象这个通性,以及波所代表的几率密度,有必要采用波函数的概念来代替“轨道”,以表示微粒的运动状态。ψ*ψ=(f-ig)(f+ig)=f2+g2因此ψ*ψ是实数,而且是正值。为了书写方便,有时也用ψ2代替ψ*ψ。Ψ的形式可由光波推演而得,根据平面单色光的波动方程:Ψ=Aexp[i2π(x/λ-t)]将波粒二象性关系E=hν,p=h/λ代入,得单粒子一维运动的波函数:Ψ=Aexp[(i2π/h)(xpx-Et)]ψ一般是复数形式:ψ=f+ig,f和g是坐标的实函数,ψ的共轭复数为ψ*,其定义为ψ*=f-ig。为了求ψ*,只需在ψ中出现i的地方都用–i代替即可。由于德布罗意提出实物微粒也有波性:E=hν,p=h/λ在原子、分子等体系中,将ψ称为原子轨道或分子轨道;将ψ*ψ称为概率密度,它就是通常所说的电子云;ψ*ψdτ为空间某点附近体积元dτ(≡dxdydz)中电子出现的概率。●用量子力学处理微观体系,就是要设法求出的具体形式。虽然不能把看成物理波,但是状态的一种数学表达,能给出关于体系状态和该状态各种物理量的取值及其变化的信息,对了解体系的各种性质极为重要。●波函数(x,y,z)在空间某点取值的正负反映微粒的波性;波函数的奇偶性涉及微粒从一个状态跃迁至另一个状态的几率性质(选率)。平方可积:即在整个空间的积分∫*d应为一有限数,通常要求波函数归一化,即∫*d=1。合格波函数的条件由于波函数描述的波是几率波,所以波函数ψ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单值:即在空间每一点ψ只能有一个值;连续:即ψ的值不会出现突跃,而且ψ对x,y,z的一级微商也是连续函数;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波函数称为合格波函数或品优波函数。波函数kd2k1d2k1k1c未归一化归一化c合格波函数是有限或平方可积的,故都可归一化,但一般所给的波函数不一定归一化(数学结果)。当用波函数的绝对值的平方描述体系状态时,必须将波函数归一化(物理意义)。即:设则令故推论:c和描写同一状态(c为常数),虽然c2||2给出的几率比||2处大了c2倍,但其在空间各点的比值并没有变化。)sin(lxnA)lx0(122cos11)(sin020222dxlxnAdxlxnAdll例1.已知一个在一维势箱中运动的粒子,其波函数为:求此波函数的归一化常数A。解:lAlAlxnnllA2121)|2sin22121(2l02定态波函数不含时间的波函数(x,y,z)称为定态波函数。意味着原子、分子体系内部的电子在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几率将不随时间而变化。A.体系能量不随时间而改变;B.几率密度分布不随时间而改变;C.所有力学量的平均值不随时间而改变。定态是指体系能量有确定值的状态,体系处于定态有如下几个特点:本课程只讨论定态波函数。1.2.2物理量和算符假设II:对一个微观体系的每个可观测的物理量,都对应着一个线性自轭算符。算符:对某一函数进行运算操作,规定运算操作性质的符号。如:sin,log等。•线性算符:Â(1+2)=Â1+Â2•自轭算符:∫1*Â1d=∫1(Â1)*d或∫1*Â2d=∫2(Â1)*d例如,Â=id/dx,1=exp[ix],1*=exp[-ix],则,∫exp[-ix](id/dx)exp[ix]dx=∫exp[-ix](-exp[ix])dx=-x.∫exp[ix](id/dx)exp[ix]*dx=∫exp[ix](-exp[ix])*dx=-x.量子力学需用线性自轭算符,目的是使算符对应的本征值为实数。力学量与算符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力学量算符力学量算符位置x势能V动量的x轴分量px动能T=p2/2m角动量的z轴分量Mz=xpy-ypx总能量E=T+Vxπih=-xp2ˆxxˆxyyxihMz2ˆVVˆ2222222222288ˆmhzyxmhTVmhHˆ8ˆ2221.2.3本征态、本征值和Schrödinger方程假设Ⅲ:若某一力学量A的算符Â作用于某一状态函数后,等于某一常数a乘以,即Â=a,那么对所描述的这个微观体系的状态,其力学量A具有确定的数值a,a称为力学量算符Â的本征值,称为Â的本征态或本征函数,Â=a称为Â的本征方程。自轭算符的本征值一定为实数(第一重要性质):Â=a,两边取复共轭,得,Â**=a**,由此二式可得:∫*(Â)d=a∫*d,∫(Â**)d=a*∫*d由自轭算符的定义式知,∫*Âd=∫(Â**)d故,a∫*d=a*∫*d,即a=a*,所以,a为实数。*一个保守体系(势能只与坐标有关)的总能量E在经典力学中用Hamilton函数H表示,即,22212xyzHTVpppVm=+=+++V+m8hV+=-z+y+xm8h=-H22222222222ˆˆ对应的Hamilton算符为:●Schrödinger方程——能量算符的本征方程,是决定体系能量算符的本征值(体系中某状态的能量E)和本征函数(定态波函数,本征态给出的几率密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方程,是量子力学中一个基本方程。具体形式为:E=V+m8h-,即E=H222ˆˆ对于一个微观体系,自轭算符Â给出的本征函数组1,2,3…形成一个正交、归一的函数组(第二重要性质)。归一性:粒子在整个空间出现的几率为1。即∫i*id=1正交性:∫i*jd=0。由组内各函数的对称性决定,例如,同一原子的各原子轨道(描述原子内电子运动规律的波函数)间不能形成有效重叠(H原子的1s和2px轨道,一半为++,另一半为+-重叠)。原子轨道轮廓图(各类轨道标度不同)正交性可证明如下:设有Âi=aii;Âj=ajj;而ai≠aj,当前式取复共轭时,得:(Âi)*=ai*i*=aii*,(实数要求ai=ai*)由于∫i*Âjd=aj∫i*jd,而∫(Âi)*jd=ai∫i*jd上两式左边满足自轭算符定义,故,(ai-aj)∫i*jd=0,而ai≠aj故∫i*jd=01.2.4态叠加原理假设Ⅳ:若1,2…n为某一微观体系的可能状态,由它们线性组合所得的也是该体系可能的状态。为任意常数。n21ccc,,,2211iiinncccc□组合系数ci的大小反映i贡献的多少。为适应原子周围势场的变化,原子轨道通过线性组合,所得的杂化轨道(sp,sp2,sp3等)也是该原子中电子可能存在的状态。可由可由ccii值求出和力学量值求出和力学量AA对应的平均值对应的平均值〈〈aa〉〉iiiiiiiiiacdcAcdA2ˆˆa□本征态的力学量的平均值设与1,2…n对应的本征值分别为a1,a2,…,an,当体系处于状态并且已归一化时,可由下式计算力学量的平均值〈a〉(对应于力学量A的实验测定值):□非本征态的力学量的平均值若状态函数不是物理量A的算符Â的本征态,当体系处于这个状态时,Âa,但这时可用积分计算物理量的平均值:〈a〉=∫*Âd例如,氢原子基态波函数为1s,其半径和势能等均无确定值,但可由上式求平均半径和平均势能。1.2.5Pauli原理假设Ⅴ:在同一原子轨道或分子轨道上,至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或者说,两个自旋相同的电子不能占据相同的轨道。Pauli原理的另一种表述:描述多电子体系轨道运动和自旋运动的全波函数,交换任两个电子的全部坐标(空间坐标和自旋坐标),必然得出反对称的波函数。电子具有不依赖轨道运动的自旋运动,具有固有的角动量和相应的磁矩,光谱的Zeeman效应(光谱线在磁场中发生分裂)、精细结构都是证据。微观粒子具有波性,相同微粒是不可分辨的。(q1,q2)=(q2,q1)费米子:自旋量子数为半整数的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等。(q1,q2,…qn)=-(q2,q1,…,qn)倘若q1=q2,即(q1,q1,q3,…qn)=-(q1,q1,q3,…,qn)则,(q1,q1,q3,…qn)=0,处在三维空间同一坐标位置上,两个自旋相同的电子,其存在的几率为零。据此可引申出以下两个常用规则:①Pauli不相容原理:多电子体系中,两自旋相同的电子不能占据同一轨道,即,同一原子中,两电子的量子数不能完全相同;②Pauli排斥原理:多电子体系中,自旋相同的电子尽可能分开、远离。·玻色子:自旋量子数为整数的粒子。如,光子、介子、氘、粒子等。(q1,q2,…qn)=(q2,q1,…,qn)泡利Pauli获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一维势箱中粒子为例,说明如何运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来处理微观体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维势箱中粒子是指一个质量为m的微观粒子,在一维x方向上运动,它受到如图所示的势能限制:0l0VVVxⅠⅡⅢ步骤1:建立Schrödinger方程V=00
返回首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