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卷(二)+参考答案(word版)

出处:老师板报网 时间:2022-11-08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卷(二)+参考答案(word版)1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卷(二)+参考答案(word版)2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卷(二)+参考答案(word版)3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卷(二)+参考答案(word版)4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卷(二)+参考答案(word版)5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卷(二)+参考答案(word版)》是由用户上传到老师板报网,本为文库资料,大小为2.52 MB,总共有5页,格式为docx。授权方式为VIP用户下载,成为老师板报网VIP用户马上下载此课件。文件完整,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 文库资料
  • 5页
  • 2.52 MB
  • VIP模板
  • docx
  • 数字产品不支持退货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卷(二)(用时: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胆怯(qiè)镜匣(jiá)恋恋不舍(shě)B.酬谢(chóu)蒲扇(pú)晶莹剔透(tī)C.咧嘴(liě)允诺(ruò)精神抖擞(sǒu)D.沉浸(jìn)镜框(kuānɡ)弄巧成拙(zhuó)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间隔间距间断间接B.方便便利随便便宜C.强逼勉强强求强迫D.削弱剥削削价削皮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清澄迟廷民不聊声举世闻名B.联结解诀生灵涂炭完璧归赵C.防碍发誓兵慌马乱相依为命 D.漫游象征诡计多端无穷无尽4.“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中加点字的正确解释的一项是()A.道德B.道路C.方向、方法、道理D.技艺、技术5.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没有生机;没有理想,人生就如____,没有光明;没有理想,人生就如____,没有温暖;没有理想,人生就如____,没有方向。A.黑夜迷宫冰窖B.迷宫冰窖黑夜C.冰窖黑夜迷宫D.黑夜冰窖迷宫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也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B.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有可能都见过这样的情景。C.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D.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才可以把“孑口”守住。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秋天,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榛子、野枣、山里红、山葡萄……说也说不完。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分数C.毽子越做越有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D.圆明园收藏着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8.下列俗语和成语不能对应的一项是()A.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B.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C.吃水不忘挖井人——恩将仇报D.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中,速度最快的是光。B.《将相和》是按照“渑池会面—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顺序来写的。C.“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这句话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D.“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公约是同学们认可的规则,每个班要制定得一样。10.下列诗句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同样情感的是()A.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读拼音,写词语。(7分)《英雄儿女》纪念晚会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抗美援朝战争:战士们利用xiǎnyào()的地形埋伏在shānjiàn()里,quánshénɡuànzhù()地注视着走向他们的敌人。虽然只是节目的pāishè(),但也让观众们rèxuèfèiténɡ()。三、按要求完成句子。(6分)1.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军白了他一眼:“吃什么?战士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按要求完成句子。(13分)1.________腾渊,鳞爪________。________啸谷,________震惶。2.妈妈经常教导我,要珍惜时间,趁年轻多做有意义的事情,正如陶渊明所言“________________,一日难再晨”。3.我学过许多爱国的诗词。陆游卧病在床仍怀着祖国未能统一的遗憾,感叹“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用“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社会黑暗的现状,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慨;林升则用“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__”斥责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荒唐行径。4.“白鹭是一首________的诗。________的配合,________的大小,一切都很________。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写法突出了白鹭的特点。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材料一】关于“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1楼:昨天跟五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发现他居然不会讲本地话。十六岁的儿子还会说几句方言,但俚语是一点儿不懂了。我们小时候要是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简直就是一门绝活儿,现在的孩子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存活多久呢?2楼:我女儿只会说普通话,方言听都听不懂。也许有一天方言就消失了,但这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3楼:用方言交流多亲切啊!有些方言还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觉得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材料二】学者意见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1.材料一中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请简要概括。(3分)2.方言具有哪些价值?下面哪一项说法是不对的?()(3分)A.方言中蕴含着传统文化。B.方言有亲切感,让沟通交流畅通无阻。C.方言是一座城市的特点。D.方言的艺术表现力强。六、对比阅读。(18分)(一)“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船长站在驾驶室里,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它装货容量六百吨,船体长二百二十英尺,宽二十五英尺。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七岁,是1863年造的。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有十五海里。轮船缓缓行驶着。这时大约凌晨四点钟。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像这类英国船,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可怕的。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突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它从敖德萨起航,船上载着五百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载又特别大。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二)桥(节选)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1)由选文一中“照例”一词可知,哈尔威船长往常走的航线是_____________。(2)选文二中“咆哮”一词原指_____________,在本文中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它装货容量六百吨,船体长二百二十英尺,宽二十五英尺。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七岁,是1863年造的。”选文一中具体介绍这艘大轮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3.关于选文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突然”“惊醒”等词说明事发突然,出乎人们的意料,为后文人们的惊慌失措埋下伏笔。B.从“像泼”“像倒”“咆哮”“势不可当”等词,可以读出洪水的凶猛。C.将洪水的凶猛与人们的表现穿插着写,更能突出洪水的凶猛和人们的惊慌失措。D.选文多用短句,是因为短句在表达时更能突出当时雨很大。4.比较两篇选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篇选文在表达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进行了环境描写。B.两篇选文虽然都有环境描写,表达的效果却不尽相同,但都烘托了人物形象。C.两篇选文都有环境描写,它们都是为推动故事情节、衬托人物内心服务的。D.除了环境描写,两篇选文没有其他相似之处了。5.关于环境描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中的环境描写只有一段,只出现一次。B.《桥(节选)》中的环境描写是和人们的表现穿插进行的,环境描写散落在全文中。C.《桥(节选)》中的环境描写多用短句子,甚至是一个词就成句。D.《“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中的环境描写是描述性的句子居多。6.两篇选文中都运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请各选取一处在文中用“_____”画出来。说说这对刻画人物形象分别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试着用上环境描写,表达当时的场景或人物的心情。(4分)(1)萌萌兴高采烈地回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带着40度的高烧,拖着两条沉重的腿,来到了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习作与表达。(30分)你上小学以来,与同学间、老师间、父母间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或者目睹、听说过许多事情。回想一下,把最让你感动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求:围绕中心,将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书写工整。参考答案一、1.B2.A3.D4.B5.D6.C7.A8.C9.A10.D二、险要山涧全神贯注拍摄热血沸腾三、1.瑰宝化为灰烬。2.将军白了他一眼说,吃什么?战士吃什么他就吃什么。3.提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四、1.潜龙飞扬乳虎百兽2.盛年不重来3.但悲不见九州同万马齐喑究可哀直把杭州作汴州4.精巧色素身段适宜对比五、1.现在很多孩子不会讲甚至听不懂方言。2.B六、1.(1)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2)人暴怒喊叫水奔腾轰鸣,十分猛烈拟人2.突出大轮船的大和年轻,也为下文它发生不幸,出乎人们的意料埋下伏笔。3.D4.D5.A6.示例:选文一: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突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选文二: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作用:前者的环境描写是为了衬托老船长的沉着冷静;后者是为了衬托老支书的无私无畏和沉着冷静。7.提示: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内心,描写的景物与当时人物的心情相匹配即可。
返回首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