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教学课件

出处:老师板报网 时间:2023-11-17

《复活》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教学课件1

《复活》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教学课件2

《复活》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教学课件3

《复活》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教学课件4

《复活》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教学课件5

《复活》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教学课件6

《复活》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教学课件7

《复活》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教学课件8

《复活》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教学课件9

《复活》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教学课件10

试读已结束,还剩5页未读,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复活》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教学课件》是由用户上传到老师板报网,本为文库资料,大小为707.05 KB,总共有15页,格式为pptx。授权方式为VIP用户下载,成为老师板报网VIP用户马上下载此课件。文件完整,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 文库资料
  • 15页
  • 707.05 KB
  • VIP模板
  • pptx
  • 数字产品不支持退货
单价:9.99 会员免费
复活(节选)学习目标1.梳理小说的情节,文章可以划分几个层次?2.找出文中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句,分析本文是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反映人物心理变化?3.小说以“复活”为题,有何含义?预读先学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其生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后,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诸多文学巨作,1910年11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作者简介他出生在俄国,他的家族有煊赫的历史,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但他的一生反而受其身份的困扰,无比痛苦,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望改革俄国的农奴制度,他想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生活,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了家庭危机,夫妇分家,因此他有一段不幸的婚姻。分家后他把自已现有的著作权和稿费无条件地转让或捐出,自己几乎身无分文。他的一生,就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过的。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他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复活》。作者简介情节梗概《复活》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申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创作背景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战争的重负、连年的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托尔斯泰日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在相继完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进人晚年的他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变,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是他晚期创作带有巨大批判力量的主要源泉。这在他的各种作品中,特别是在长篇小说《复活)中表现得最为鲜明,也最为突出。通读·整体感知浏览课文,梳理情节。开端(-段):发展(-段):高潮(-段):结局(-段):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二人交谈,聂赫留朵夫请求玛丝洛娃的原谅,但被拒绝。玛丝洛娃经过激烈的心理活动后,决定利用这个男人弄到些好处。聂赫留朵夫决定在精神上唤醒玛丝洛娃,使她恢复本性。121224344585978分析本文是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反映人物心理变化?小组合作探究思考一:聚焦玛丝洛娃的笑,请补充下列表格。方法指导:通过对文中与人物相关的情节、对话、描写等概括。玛丝洛娃的笑反映的心理研读文本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此时,玛丝洛娃还是以妓女的身份审视周围的人,看到眼前是个有钱人就露出习惯性的笑容。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玛丝洛娃说。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聂赫留朵夫提到两人的孩子,但孩子的夭折对玛丝洛娃来说是沉重的打击,此时,玛丝洛娃内心是痛苦的,是愤恨的,同时又有几分对贵族阶级的蔑视。玛丝洛娃认出了眼前的人就是伤害她的聂赫留朵夫,这使她的内心非常痛苦。笑容隐退,痛苦浮现。对于聂赫留朵夫的赎罪,以及他是否真诚悔过抱着强烈的怀疑,对之前他的所作所为心怀鄙薄。对这个曾经欺骗自己、现在却想救赎她的人,心怀不屑,甚至抱有敌意。“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思考二:找出文中描写聂赫留朵夫犹豫和徘徊的相关句子,再分析其心理。方法指导:通过对文中与人物相关的情节、对话、描写等概括。聂赫留朵夫的心理描写反映的心理研读文本他的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再也不能做什么对别人有益的事了。给她一些钱,把你身边所有的钱全给她,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为自己年轻时候犯下的错误深切地悔恨和自责,为曾经善良、纯真的玛丝洛娃现在的沉沦感到心痛。“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感情,免得哭出声来。聂赫留朵夫渴望“复活”,渴望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救赎,但是面对沉沦的玛丝洛娃,他产生了动摇。这时候的聂赫留朵夫虽然已经开始“复活”,但并不彻底,有时还会处于“摇摆”的状态。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身上有一样东西,同他水火不相容,使她永远保持现在这种样子,并且不让他闯进她的内心世界。不过,说也奇怪,这种情况不仅没有使他疏远她,反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量,使他去同她接近。聂赫留朵夫觉得他精神上唤醒她,这虽然极其困难,但正因为困难就格外吸引他。这时候的聂赫留朵夫在托尔斯泰笔下是一个矛盾、痛苦、已经决心迈出忏悔的第一步的青年贵族形象。他开始坚定自己的想法,面对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既要拯救她,也要拯救自己,这也是托尔斯泰“心灵辩证法\"的体现。思考三:称呼语言能够直观地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小说选文中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称呼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过程?反映了聂赫留朵夫的什么心理?①第一次对话时,聂赫留朵夫不知道用“您”还是“你”,随即决定用“您”——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了以往的亲切、熟悉感;更重要的是,他是带着“严肃、庄重和爱怜的心情”来请求玛丝洛娃的饶恕的,所以用“您”。②当玛丝洛娃突然向他要钱时,他意识到“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但他直呼玛丝洛娃的小名“卡秋莎”,而且改称“你”——因为玛丝洛娃不让他闯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反而让他“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量”,让他不再嫌恶她,也不只是怜悯、同情她的处境,而是决定在精神上唤醒她,“恢复她的本性”。③当他把想赎罪的话说完了,玛丝洛娃表现出极度的冷漠和“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而且准备回牢房时,他又改称“您”——因为玛丝洛娃的冷漠让他意识到她对自己的距离感,让他决定还是用这种庄重的敬称;他想要用这种态度表达请求饶恕和救赎玛丝洛娃的决心。2、小说以“复活”为题,有何含义?一、①人性的复活。曾经聂赫留朵夫是一个沉迷声色的花花公子,每天的生活看似光鲜,实则内心充满空虚。直到他再次看到玛丝洛娃那一刻,那个因为他的欲望毁掉的女孩儿,他开始审视自己的经历,开始直面他的过去的错误。那一刻,他内心中自己善良的一面,在压迫中终于开始苏醒。②道德的复活。聂赫留朵夫鼓起勇气,面对曾被自己深深伤害过的玛丝洛娃,他放下自己的贵族身段。向她忏悔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恶,祈求获得宽恕。这一刻,他曾经沦丧的道德感再次回归,这是他道德的复活。③精神的复活。当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的身份在法庭上与被告的玛丝洛娃重逢时,相信他的内心是受到了极大震撼的,沉睡在心灵深处的精神的人开始觉醒。他开始认识到,正是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才造成了玛丝洛娃一生的悲剧,开始认识到自己犯了罪。于是,聂赫留朵夫走上了自己的赎罪之路,同时也是在进行自我救赎,他的精神走向了复活。二、是预示着玛丝洛娃以后精神上的复活。本文写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写到了玛丝洛娃落到社会底层、沦为妓女的经过,表现了被侮辱、被侵害、走入迷途的玛丝洛娃依然对那段生活感到痛苦,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忏悔和赎罪的心理,这些都暗示了两人开始走向精神的、灵魂的“复活”,托尔斯泰通过这一事件表达了对贵族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并寄寓了美好的人性理想。主旨概括作业: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见面后,后面还有两次探监的场景,接下来的故事是怎样描写的呢?发挥想象,写一篇600字的短文。
返回首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