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PPT课件

出处:老师板报网 时间:2023-05-18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PPT课件1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PPT课件2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PPT课件3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PPT课件4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PPT课件5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PPT课件6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PPT课件7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PPT课件8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PPT课件9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PPT课件10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PPT课件》是由用户上传到老师板报网,本为文库资料,大小为8.31 MB,总共有25页,格式为pptx。授权方式为VIP用户下载,成为老师板报网VIP用户马上下载此课件。文件完整,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 文库资料
  • 25页
  • 8.31 MB
  • VIP模板
  • pptx
  • 数字产品不支持退货
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1.时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2.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2)政治路线: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的战略决策。(3)经济路线: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议。(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4)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3.意义:(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①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③从封闭半封闭到开放。(2)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3)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知识点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知识点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原因:①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中,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②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严重影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2)内容:①经济体制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管理体制上,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③流通体制上,改革农产品的统销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④产业结构上,积极发展多种经济,促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3)意义:①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②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注释】改革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活力。(2)时间: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3)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4)内容:①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②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5)历史影响①对企业,使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效益显著提高。②对国民经济,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点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知识点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过程(1)经济特区①特区: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②意义: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台“试验田”。(2)沿海开放城市:①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②意义: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3)经济开放区:从1985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4)开发开放浦东: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成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2.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3.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作探究攻重难问题1:为什么中国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兴起?材料一:“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关系极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改革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健康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2.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改革试验,农村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材料二: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的上交公。3.过去对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的危害远大于城市,农村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最薄弱的环节。(2016·上海高考·27)2016年4月,***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A.经济特区的建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B问题2:全面认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概念:农民承包国家的土地(土地仍旧归国家所有)﹐国家与农民订立合同,规定农民将相当数量的农产品上缴给国家后(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其它的余粮则由农民自由处理,可在自由市场出售(“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土地所有权土地经营权分配原则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集体平均主义集体农民按劳分配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并没有所有权。其实质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调整,并非根本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吗? 现代农业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是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问题2:全面认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合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农村经济发展稳步进行的同时,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更多富余农副产品自主经营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使乡镇企业呼之欲出问题2:全面认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019新课标全国II卷高考)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③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并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称“两权分离”。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A.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B.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C.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B练一练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值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①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对农村)②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城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050010001500200025001978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1997年1998年19781998年-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示意图050010001500200025001978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1997年1998年19781998年-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示意图材料一“现行体制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处于只有压力,没有动力,也没有活力的境遇……放权不能只限于上层地区部门之间的权力转移,更重要的是把权力落实到基层业。”——1984年《请给我们“松绑”》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问题三:全面认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二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购买风扇、鼓风机降温的措施,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层层批报,当时要经过十几个部门审批,每个部门盖一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了,夏天已经过去了。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企业没有自主权,不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行政指令管理经济,造成官僚主义和大量的资源浪费,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三、在产品价格方面。……企业有权自定价格,或由供需双方在规定幅度内协商定价。五、在资金使用方面。企业可将留成所得的资金,分别建立……和奖励基金,并有权自行支配使用。六、在资产处置方面。企业有权把多余、闲置的固定资产出租和有偿转让。八、在人事劳动管理方面。……厂长(经理)有权对职工进行奖惩,包括给予晋级奖励和开除处分。产品定价权人事劳动管理权资金支配权资产处置权问题三:全面认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国企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的表现(2017·江苏高考·13)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B问题四:全面认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资料卡片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对外开放的原因①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党中央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导致日益落后的教训。②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在经济各环节、各领域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以获得最大效益。③从发展市场经济而言,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通过对外开放,让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真正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2016·北京高考·19)“走向世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大。该丛书的出版(  )①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②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局面③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④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C1979年决定对粤闽两省实行特殊优惠政策1980经济特区1984沿海开放城市1985沿海经济开放区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浦东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90上海浦东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一带一路”来自中国惠及世界3..为什么首先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设立经济特区?1)靠近港澳台国际市场,华侨多,有利于引进外资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3)经济基础好,辐射面广,便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深圳除外,贫穷渔村)问题四:全面认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018·海南高考·12)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  )A.进出口贸易增长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B问题四:全面认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近代对外开放现代对外开放背景在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主动实行的内容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影响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性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来源:学,科,网Z,X,X,K]大大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4.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与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
返回首页
X